ads55
爐中火 五行算命中年命的一種,在六十甲子納音五行中,對應丙寅年、丁卯年。
即生於丙寅年、丁卯年的人,都是「爐中火」命。 爐中火: 丙寅丁卯爐中火:爐中火者,天地為爐,陰陽為炭,騰光輝與宇宙,成陶冶於乾坤。
此火炎上,喜得木生,平地之木為上以丙寅見己亥謂之天乙貴見戊戍謂之歸庫故吉,丁卯次之。然丙丁火自生無木庶幾,丁卯火自敗若無木則凶。
且此火以金為用,更得金方應化機,但丁卯無木而遇金主勞苦之命。夫寅見木多火炎而無水制則主夭,卯見三四木不妨。
如庚寅辛卯就位相生,壬午癸未化為真火,寅見之多主凶暴或疾夭。 如天地元有水制亦主中壽,丁卯無妨。
此火雖喜得金為財,內劍金寅見之稍可丁卯火既自敗又到申酉死絕如何能克非貧既夭。海中砂蠟諸金須資木生方喜見之,釵泊無用。
見土須先有金和木,卻喜土以宿之不至太燥,如城土屋壁皆成器之土方好。見水命中先愛木,不然火多喜逢之。
天上清水寅命遇之為吉,卯中無木則嫌,大海丙寅見壬戍為福庫,見癸亥為官星帶合半凶半吉,井溪流皆凶,有木不在此論。火見同類若日月上衰敗則吉。
霹靂火本自無益若得木生更日時有海水則宜無木遇水凶。天上炎須有屋土遮之,燈火巽風又為鼓舞亡神須兼造化斷,如丙寅丁酉己酉丙寅火為無氣不失大貴。
如丙寅甲午己巳丙寅則漂泛不安。 六十甲子納音 甲子乙丑海中金 「納音」來源於董仲舒的五行之序和洪範五行,是中國古代玄學的專用術語,也是古典中醫運氣學說的組成部分,這在《黃帝內經—六元正記大論篇-五運行大論篇-五常政大論篇》中就有詳細記載和研究。
以子為水,又為湖,又為水旺之地,兼金死於子、墓於醜,水旺而金死、墓,故曰海中之金,又曰氣在包藏,使極則沉潛。 子,五行是水,是湖泊之水,是水勢旺盛的地方,在五行中金死在子而墓在丑,水旺金死、墓,猶如大海中之金子故曰大海金。
另一種說法:甲乙和子丑都是陰陽剛萌發,這樣追溯到極點,就下沉潛藏彷彿象海中的金子一樣。《三命通會》雲:海中金者,寶藏龍宮,珠孕蛟寶,出現雖假於空沖,成器無借乎火力,故東方朔以蚌蛤名之,良有理也,妙選有珠藏淵海格以甲子見癸亥,是不用火,逢空有蚌珠照月格,以甲子見己未,是欲合化互貴。
蓋以海金無形,非空沖則不能出現,而乙丑金庫,非旺火則不能陶鑄故也。如甲子見戊寅、庚午,是土生金,乙丑見丙寅丁卯是火制金。
又天干逢三奇,此等貴格,無有不貴。 丙寅丁卯爐中火 以寅為三陽,卯為四陰,火既得位,又得寅卯之木以生之,此時天地開爐,萬物始生,故曰爐中火,天地為爐,陰陽為炭。
戊辰己巳大林木 以辰為原野,巳為六陰,木至六陰則枝藏葉茂,以茂盛之大林木而生原野之間,故曰大林木,聲播九天,陰生萬頃。 庚午辛未路旁土 以未中之土,生午木①之旺火,則土旺於斯而受刑。
土之所生未能自物,猶路旁土也,壯以及時乘原②哉,木多不慮木。 提示:五行中土生木,木生火,可火反過來把土燒焦,這就是土所生之物,非但無用反而害己,所以用路旁土比喻,但此命未必不好,路旁土得水滋潤灌溉,可以回歸大地,滋生萬物,如果得金資助,也可以建宮修殿,富貴一時。
註:①.生午木:恐為午火之誤。原書註:午木,午在五行對應的是火。
②.乘原:原書註:此處恐有誤,無此語,應是乘車馬之誤。 壬申癸酉劍峰 以申酉金之正位,兼臨官申,帝旺酉,金既生旺,旺則誠剛,剛則無逾於劍峰,故曰劍峰金。
虹光射鬥牛,白刃凝霜雪。 甲戌乙亥山頭火 以戊亥為天門,火照天門,其光至高,故曰山頭火也,天際斜暉,山頭落日散綺,因此返照舒霞,木白金光。
提示:山頭火可以通天,此命可貴可顯,但要有山(土)有木有火,否則火光難以照亮天門了,另外,山頭火怕水,微雨稍可,如遇大海水(見壬戌、癸亥)相剋,那麼凶神就到了。 丙子丁丑澗下水 以水旺於子衰於醜,旺而反衰則不能成江河,故曰澗下水,出環細浪,雪涌飛淌,匯流三峽之傾瀾,望下尋之倒。
提示:澗下為澄水清流,命書曰,此水若得金,尤其以砂中、劍鋒為佳(甲午乙未砂中金、壬申癸酉劍鋒金),但不能摻雜有火、土之命,水火不容,土來水不清。 最後若有大溪水(甲寅乙卯)相合,就象徵細流匯成江河,源遠流長無憂無慮了。
戊寅己卯城頭?/FONT> 以天干戊、己屬土,寅為艮山,土積為山,故曰城土也,天京玉壘,帝里金城,龍蟠千時之形,虎踞四維之勢也。 提示:城中見山見水,必是假山秀水,非顯貴人家不能營造,但忌大海之水和霹靂火。
庚辰辛巳白蠟金 以金養於辰而生於巳,形質初成,未能堅利,故曰白蠟金,氣漸發生,交棲日月之光,凝陰陽之氣。 提示:白蠟金質初成,喜遇火、水;如庚辰遇辛巳或水,喜見乙巳,命書稱為《嘯風猛虎格》,學業仕途多有成就,再加遇水喜見乙酉、乙卯、癸巳等,命書都認為有富貴命,但因白蠟金性弱,所以怕木反悔,除非他遇到弱火,需要有木來助了。
壬午癸未楊柳木 以木死於午墓於未,木既死墓,唯得天干壬癸之水以生之,終是柔木,故曰楊柳木,萬縷不蠶之絲,千條不了之線。 提示:楊柳木植根於土中,所以喜見土,唯丙戌丁亥屋 上。
2017年(3歲)、2005年(15歲)、1993年(27歲)、1981年(39歲)、1969年(51歲)、1957年(63歲)、1945年(75歲)、1933年(87歲)、1921年(99歲)這些年份出生的人都屬雞。公元年號除以12餘數是1的年份都是雞年。
屬相也叫十二生肖,十二年一個輪回,所以屬雞的出生年份是很多的,如果截止2020年是3歲那就是2017年出生的,如果是15歲就是2005年出生的,以此類推即可知出生年份。
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是我國悠久的民俗文化符號,有著悠久的歷史,先秦時期即有比較完整的生肖系統存在。最早記載與現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傳世文獻是東漢王充的《論衡》。
十二生肖不只以普通生靈融入中國人生活,其自然習性被人們賦予諸多文化意義,從動物上升到神格,接受尊崇和膜拜。只有自然生靈與文化神格相結合,才構成完整的生肖動物印象。
在《韓詩外傳》概括雞的「五德」,「頭戴冠,文也;足搏距,武也;見敵敢幹,勇也;見食相呼,義也;守夜不失時,信也」。故雞有德禽的雅號。《淮南子· 精神》說「日中有蹬烏」,即三足烏:日烏、金烏、金鴉。明代楊慎的《藝林伐山》說「日中有金雞」,日與月,太陽屬東方酉雞卻位於西;月亮屬西方卯兔卻居於東,原因是「日月陰陽互藏其宅也」。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吟「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古代計時簡陋,雄雞司晨成日出而作的號令。《詩經》中,「女曰雞鳴,士曰昧旦「,還有以」雞既鳴矣,朝既盈矣「催促國君上朝。孟嘗君被困函谷關,門客學雞鳴騙開關門。東晉祖逖「中夜聞荒雞鳴,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庭中」,發憤報國。
鳳凰是雉雞美化神化而來。《山海經》記述「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桂海禽志》載「烏鳳」,「頸毛類雄雞」。俗語常把雞和鳳凰聯系一起,如「鳳凰落架不如雞」。
雄雞勇斗,古人想像其有辟邪神力。清初陳昊子《花鏡》:「雄雞能角勝,目能辟邪」。南朝宗慎《荊楚歲時記》載: 「正月一日……貼畫雞戶上,懸葦索於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正月初一不殺雞,這天是雞的生日。成都一帶春節期間仍流傳在門楣貼雞畫。
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融合到相生相剋的民間信仰觀念,表現在婚姻、人生、年運等,每一種生肖都有豐富的傳說,並以此形成一種觀念闡釋系統,成為民間文化中的形象哲學,如婚配上的屬相、廟會祈禱、本命年等。現代,更多人把生肖作為春節的吉祥物,成為娛樂文化活動的象徵。
1、生肖的由來 作為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有關十二生肖的起源,歷代學者眾說紛紜。
有人認為生肖與地支同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傳說時代,《史記》中所載黃帝「建造甲子以命歲」,「大撓作甲子」就是這類說法的反映,學者們認為這里所說的甲子就是指的十二生肖。 清代學者趙翼則認為生肖最早源於我國北方的游牧民族,他在《陔余叢考》中說:「蓋北俗初無所謂子丑寅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浸尋流傳於中國,遂相沿不廢耳。」
(參見清·趙翼《陔余叢考》)。有的學者甚至持生肖外來說的觀點,認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倫傳入中國的,持這種觀點的代表有郭沫若,他在《甲骨文字研究·釋支幹》中講「 十二肖象於巴比倫、埃及、印度均有之,然均不甚古,無出於西紀後百年以上者。
意者此始漢時西域諸國,仿巴比倫之十二宮而制定之,再向四周傳播者也 。」認為生肖為中東地區居民模仿巴比倫黃道十二宮而制定,其傳入中國的時間,當在漢武帝通西域之時。
以上觀點見仁見智,作者不敢主觀判斷是非,但通過大量的文獻資料證明,生肖的確起源於中國,是華夏先民動物崇拜、圖騰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學的結晶。 關於十二生肖的記載,現有文獻資料中,以《詩經》為最早。
《詩經·小雅·吉日》里有 :「吉日庚午,即差我馬」八個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時辰好,是躍馬出獵的好日子,這是將午與馬相對應的例子。可見在春秋前後,地支與十二種動物的對應關係已經確立併流傳。
1975年,在湖北雲夢縣睡虎地十一號墓出土的竹簡,進一步證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後已存在 。出土竹簡的《日書》甲種有一章標題為《盜者》,其內容為占卜盜者相貌特徵,其中記載 有:「子,鼠也,盜者兌口希須,……丑,牛也,盜者大鼻長頸,……寅,虎也,盜者狀,希須 ,面有黑焉。
卯,兔也,盜者大面頭。辰,[原文脫漏]盜者男子,青赤色……已,蟲也 ,盜者長而黑蛇目。
午,鹿也,盜者長頸小?Q,其身不全。……未,馬也,盜者長須耳。
申,環也,盜者圓面……」 《日書》中所記十二生肖大體近似於現在流行說法。據考證,睡虎地十一號墓下葬於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因此十二生肖的產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時期。
學者們認為,這是迄今為止,在我國發現的關於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較系統的記載。 和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說法完全一致的是東漢王充的記載,王充《論衡·物勢》載: 「寅,木也,其禽,虎也。
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馬也。
子,鼠也,酉,雞也。 卯,兔也。
……亥,豕也。未,羊也。
丑,牛也。……已,蛇也。
申,猴也。」 以上文字中,十二生肖動物談到了十一種,唯獨缺了辰龍。
該書《言毒篇》說: 「辰為龍,已為蛇。辰、已之位在東南。」
如此,十二生肖便齊了,且與現今流行的十二生肖配屬完全相同,這的確算是古文獻中關於生肖的較早的最完備的記載。 。
到了南北朝,生肖已普遍使用,南朝《南齊書·五行志》中已經有具體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稱屬某種動物的記載。南朝·陳·詩人沈炯,曾創作了一首十二屬相詩,其言曰: 「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開。 龍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
馬蘭方遠摘,羊負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雞砧引清杯。
狗其懷物外,豬蠡?悠哉。」 這首十二屬相詩明顯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動物的順序寫成的,說明當時十二生肖已為人們所十分熟悉。
從以上文獻記載可以明確生肖文化的源頭在中國。 依據生肖外來說的觀點,生肖是漢代由中東傳入中國,與佛教傳入時間差不多,我們從以上文獻中已證明早在春秋時期我國便有有關生肖的記載(《日書》、《詩經》),說明生肖的產生以及生肖與地支的相配是早在漢以前就產生了的,因此可以肯定生肖是產生於我國本土的一種古老文化。
那麼生肖的由來究竟是怎樣的呢?古人為什麼選擇了這十二種動物呢?這個問題歷來受到學者的關注,做出了種種解釋。 部分學者認為生肖起源於原始時代的動物崇拜,中國科技大學張秉倫先生便持這一觀點。
他認為在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認識自然能力極其有限的情況下,對與自已生活息息相關的動物產生一種依賴感(如馬、羊、牛、雞、犬等),對危害自身安全的動物產生一種恐 懼感(如虎、蛇),對一些超過人類的動物器官功能產生崇敬感(如狗的嗅覺等),導致產生對動物的崇拜。 十二種生肖動物便是人們在動物崇拜的原始信仰影響下產生的用來紀年、紀月的獸歷。
原始人的動物崇拜還表現在儺舞等原始舞蹈上,儺大約產生於周代前後,大儺儀式中的主角是方相氏和十二神獸。驅儺舞蹈選中十二獸,是原始人對動物崇敬心理的表現。
大儺儀式上選中的十二獸(或十二神)是為照應一年十二個月份,以求月月平安,驅除四方疫鬼,照應十二個方位的。 對十二個方位的照應當然牽涉到十二支,於是與十二生肖掛鉤,在驅儺儀式中的十二屬相被派上逢凶化吉的用場。
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神獸、十二生肖是一脈相承的,他們共同的來源都是原始動物崇拜。 民族學家劉堯漢先生認為十二生肖與彝族「十二獸」紀日及「十月歷」法有關。
居住於四川大涼山地區的彝族。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六十甲子 1、六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五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這個排例很好懂,1和2兩兩相連就成。
即是:甲子、乙丑、丙寅……如此而已。六十年一輪。
例如郭沫若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作於1944年,1944年即為甲申年,三百年,則為1644年。又如2007年,為丁亥年,民間謠傳五行屬金,屬象為豬,即所謂的金豬,致許多適婚男女趕著結婚,以生金豬娃,有關這方面的專家為闢謠,發布文章說,2007年五行屬土,屬象豬,那就是土豬了。
二、五行 金、木、水、火、土。 三、十二屬象 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例如:1960年屬鼠,依次排下則為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1971年);1972年又屬鼠。十二年一輪。
四、六十甲子 五行 屬象對應表 說明:六十甲子五行屬象對照,經過整理,其中六十甲子五行屬象對照這是無誤的。 1、甲子年生,五行屬金,【屋上之鼠】。
2、乙丑年生,五行屬金,【海內之牛】。 3、丙寅年生,五行屬火,【山木之虎】。
4、丁卯年生,五行屬火,【望月之兔】。 5、戊辰年生,五行屬木,【清溫之龍】。
6、己巳年生,五行屬木,【福氣之蛇】。 7、庚午年生,五行屬土,【堂裹之馬】。
8、辛未年生,五行屬土,【得祿之羊】。 9、壬申年生,五行屬金,【清透之猴】。
10、癸酉年生,五行屬金,【樓宿之雞】。 11、甲戌年生,五行屬火,【守身之狗】。
12、乙亥年生,五行屬火,【過往之豬】。 13、丙子年生,五行屬水,【田內之鼠】。
14、丁丑年生,五行屬水,【湖內之牛】。 15、戊寅年生,五行屬土,【過山之虎】。
16、己卯年生,五行屬土,【山林之兔】。 17、庚辰年生,五行屬金,【恕性之龍】。
18、辛巳年生,五行屬金,【冬藏之蛇】。 19、壬午年生,五行屬木,【軍中之馬】。
20、癸未年生,五行屬木,【群內之羊】。 21、甲申年生,五行屬水,【過樹之猴】。
22、乙酉年生,五行屬水,【唱午之雞】。 23、丙戌年生,五行屬土,【自眠之狗】。
24、丁亥年生,五行屬土,【過山之豬】。 25、戊子年生,五行屬火,【倉內之鼠】。
26、己丑年生,五行屬火,【欄內之牛】。 27、庚寅年生,五行屬木,【出山之虎】。
28、辛卯年生,五行屬木,【蟾窟之兔】。 29、壬辰年生,五行屬水,【行雨之龍】。
30、癸巳年生,五行屬水,【草中之蛇】。 31、甲午年生,五行屬金,【雲中之馬】。
32、乙未年生,五行屬金,【敬重之羊】。 33、丙申年生,五行屬火,【山上之猴】。
34、丁酉年生,五行屬火,【***之雞】。 35、戊戌年生,五行屬木,【進山之狗】。
36、己亥年生,五行屬木,【道院之豬】。 37、庚子年生,五行屬土,【樑上之鼠】。
38、辛丑年生,五行屬土,【路途之牛】。 39、壬寅年生,五行屬金,【過林之虎】。
40、癸卯年生,五行屬金,【山林之兔】。 41、甲辰年生,五行屬火,【伏潭之龍】。
42、乙巳年生,五行屬火,【出穴之蛇】。 43、丙午年生,五行屬水,【行路之馬】。
44、丁未年生,五行屬水,【失群之羊】。 45、戊申年生,五行屬土,【***之猴】。
46、己酉年生,五行屬土,【報曉之雞】。 47、庚戌年生,五行屬金,【寺觀之狗】。
48、辛亥年生,五行屬金,【圈裡之豬】。 49、壬子年生,五行屬木,【山上之鼠】。
50、癸丑年生,五行屬木,【欄內之牛】。 51、甲寅年生,五行屬水,【立定之虎】。
52、乙卯年生,五行屬水,【得道之兔】。 53、丙辰年生,五行屬土,【天上之龍】。
54、丁巳年生,五行屬土,【塘內之蛇】。 55、戊午年生,五行屬火,【廊內之馬】。
56、己未年生,五行屬火,【草野之羊】。 57、庚申年生,五行屬木,【食果之猴】。
58、辛酉年生,五行屬木,【籠內之雞】。 59、壬戌年生,五行屬水,【顧家之狗】。
60、癸亥年生,五行屬水,【林下之豬】。 六十甲子、五行、屬象排完。
五、農歷六十甲子與五行口訣歌 甲子乙丑海中金 丙寅丁卯爐中火 戊辰已巳大林木 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癸酉劍峰金 甲戌乙亥山頭火 丙子丁丑澗下水 戊寅已卯城頭土 庚辰辛巳白臘金 壬午癸未楊柳木 甲申乙酉泉中水 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靂火 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辰癸巳長流水 甲午乙未沙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 戊戌己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 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巳佛燈火 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己酉大驛土 庚戌辛亥釵釧金 壬子癸丑桑柘木 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 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 壬戌癸亥大海水 六、「農歷六十甲子 五行 屬象對應表」與「農歷六十甲子及五行口訣歌」之對應 甲子乙丑海中金——1、2 丙寅丁卯爐中火——3、4 戊辰已巳大林木——5、6 庚午辛未路旁土——7、8 壬申癸酉劍峰金——9、10 甲戌乙亥山頭火——11、12 丙子丁丑。
1、最宜本地
金命人命中須土滋潤,所以金命人不適合去遠方發展,最好的就是本地方工作,因為在他們土生土長的地方他們才能夠得到很好的發展,所以金命人想要在事業上面有所成就的話就不要總是想著去更遠的地方了,不如就安安心心的在自己家附近找一份合適的工作吧。
2、就近發展
如果金命人不想在自己的出生地發展的話,也是可以就近發展的,畢竟有的人在本地找不到自己喜歡的工作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這個就近發展也是有條件的,不能夠太遠,其遠近程度是可以自己推算的,當然也要看金命人自己的命格來進行推理了,然後再進行調整。
3、西北創業
但是如果金命人想要自己的創業的話,其實也是可以去西北方向發展的,畢竟很多時候金命人是不可能只在家附近的地區打轉的,而且有的金命人喜歡在外面闖蕩,所以如果金命人想要去遠方工作就往著西北方向發展吧,這樣可以幫助金命人獲得事業上面的成功。
4、忌到南方
不管金命人選擇在哪個方向工作或者創業,最好是不要選擇在南方,因為如果他們選擇去南方發展可能會對他們自身的運勢不利,所以如果金命人想要去工作或者是自己創業的話,只要不選擇到南方都是有機會獲得成功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了。
5、捎土前往
因為金需要土才能生長,所以如果金命人要去外地工作的話,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的運勢就捎上自己家鄉的土去工作的吧,其實這種說法大家應該有聽說過吧,這種帶著自己家鄉的土出去工作的事情並不是很稀奇了,算的上是很常見的事情了吧,大家應該很清楚。

五行屬金的16劃繁體字都有那幾些,16畫五行來屬「金」的字有:錛、餐、憯、穇、艙、糙、蹅、儕幨、閶 ...
左邊一個木字右邊一個童是什麼字一、左邊一個木字右邊一個童是橦字,拼音tóng、chuáng。二、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