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55
漢字的五行屬性,是在造字時即已形成的。因為漢字是象形文字,形、神、意兼備,是從自然類象中衍生出來的,是對自然現象的高度概括與凝聚,所以在漢字誕生之時,就已經賦予了相應的五行屬性。它們體現五行屬性的方式有所不同,有的漢字是以形狀來體現,有的字則是以神態來體現,而有的漢字則是以意義來體現。
比如水即是川流不息的水,三水即為淼,漢字帶水,肯定具有水的五行屬性;而木即是一根樹立的桿,兩木即成林,三木而為森,漢字帶木,肯定具有木的五行屬性;一火即為燃燒的樣子,二火即為炎熱,三火即為焱,漢字帶火,肯定具有火的五行屬性;一土為地,二土為圭,三土為垚,漢字帶土,肯定具有土的五行屬性;一金為單,三金為鑫,漢字帶金,肯定具有金的五行屬性。
但現在起名使用漢字時,卻存在很多誤區,有的人按漢字的筆畫數來區分其五行屬性,比如認為尾數為1、2的漢字屬木、尾數為3、4的漢字屬火、尾數為5、6的漢字屬土、尾數為7、8的漢字屬金、尾數為9、0的漢字屬水。按這種區分原則,那4畫的水字,自然就被列為屬火了,如果說水字屬火,我相信絕大部分人是不認同的,因為它違背了自然規律,如果按這樣區分,那許多漢字的本來屬性,都被黑白顛倒了,所以這種區分方法,顯然是十分荒謬的。
還有一種方法,是按八卦方位所代表的數字,來區分漢字的五行屬性。比如在八卦中,正北坎卦為1,因此卦屬水,故將1列為水,那凡尾數是1的漢字,統統都被列為屬水。再比如正南離卦為9,因此卦屬火,故將9列為火,那凡尾數是9的漢字,則統統被列為屬火……,這種區分方法,從源頭上就錯了。因為八卦的五行屬性,是以其方位來判定的,這與八字等學科中使用的五行屬性是一致的,都為東方屬木,南方屬火,西方屬金,北方屬水,中央屬土,而八卦中使用的數字,是八卦自身的特殊編號,有其特殊的意義,這些數字的性質,與八字等學科中使用的數字的性質,是完全不同的,不能將其混為一談。
漢字正確的區分方法,不外乎以下三種:
一、按漢字部首偏旁來區分其五行屬性
漢字中帶木旁草頭的字屬木;帶金旁、玉旁的字屬金,帶火帶日的字屬火,帶土帶山的字屬土,此方法主要是以漢字的部首偏旁來界定漢字的五行。
直方玄天耳,故此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適合某些帶偏旁部首的漢字,只能解決一部分漢字的五行屬性問題,而不能解決全部問題。
二、按漢字的音韻來區分其五行屬性
根據漢字讀音劃分的音韻五行,這種方法十分復雜,古代雖有人研究過,但現已基本失傳,因很難掌握而不便使用。
三、按漢字的內涵意義來區分其五行屬性
有的漢字帶金木水火土偏旁部首,比較容易區分,但還有很多漢字不帶這些偏旁部首,那就必須從其漢字的內涵意義上來進行區分。
比如「李」字,有的軟體測的五行是金,有的軟體測的卻是木,有的軟體測的卻是水。軟體所測漢字五行有一個通病,就是不論是什麼字只是一個五行,那麼我們用漢字的字意來分析「李」字的五行,「李」字為一個大姓,當然沒有人用姓氏來界定五行,只有用「李」字的字意來界定了,「李」字其上為「木」,其本身意義也為「李子樹」,所以還是木,由此確定「李」字的主五行為木,其下半部為子,子為子水,由此界定「李」字的次五行為水」,最後界定「李」字的五行為「木水」兩種屬性。
字體的五行分類有多種,不過幾乎沒有意義。下面分析的原因
一、字形五行法
所謂形,就是字形,指字的形體構成。許多漢字在字形上包含了木、火、土、金、水,這可以直接看出來。如:
木:本、朴、術、機、橋、榕、林、桶等。
火:燦、爛、炎、炬、烽、煌等。
土:地、堅、坤、坦、培、增等。
金:鑒、鋼、鈕、銅、錫等。
水:泉、冰、匯、江、澤、派、濤等。
這是最古老最可靠也最廣為人們接受的一種漢字五行劃分法,原理源於漢字的象形文字特性,但最大的弊端是很多字形不包括木、火、土、金、水這五種偏旁部首的漢字難以明確劃分其五行屬性。
二、字義五行法
所謂字義,就是字的義蘊,許多漢字從字義上可以確定五行,漢字是表義文字,從漢字的造字方法來看,無論是象形、指示、會意和形聲,其字形與字義都有著緊密的聯系,特別是漢字的部首,它其實就是表義的符號,所以,通過漢字的部首就能比較簡便准確地找出其字義的五行。如:
藝、芳、含等可歸入木類。
光、輝、耀等歸入火類。
山、岩、峰等歸入土類。
劉、列、利等歸入金類。
鮮、雷、雯、霏等歸入水類。
五行屬金的16劃繁體字都有那幾些,16畫五行來屬「金」的字有:錛、餐、憯、穇、艙、糙、蹅、儕幨、閶 ...
左邊一個木字右邊一個童是什麼字一、左邊一個木字右邊一個童是橦字,拼音tóng、chuáng。二、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