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55
劉字五行屬火。劉,最早見於甲骨文。本義是殺,後延伸至表示斧鉞類武器等。《說文解字》大概是因避漢皇帝劉姓之諱而失收,但有以「劉」作偏旁的字且「鐂」字不見於史傳,徐鍇據此推斷繁體「劉」因屈曲的「刀」(刂)被誤作「田」而訛誤為「鐂」,漢字工具書一般採用徐鍇的說法(如《康熙字典》等)。
關於「劉」字的字源,除了部分人認為「卯」字是「劉」字的本字而「劉」字是「卯」字加「刂」(刀)和義符「金」而來外,主要有兩種觀點。
其一,「劉」字的異體字「鐂」最早見於《說文解字》,在發現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尚未發現「劉」字。篆文中的「劉」字左邊是「金」(表質料),右邊由上部的「卯」(表部分)和下部的「刀」組成,或將「刀」改為「田」而作「鐂」,兩種寫法中的「戼(卯)」字在甲骨文中意為殺牲的方法,因而「劉」字的本義為「殺」。
其二,「劉」字本是象形字,後發展為會意兼形聲字。甲骨文中的「劉」字左邊是一隻形似大鳥的動物的象形,也像是一個被藝術化了的人;右邊是—把刀的象形,取意「用刀刺殺動物或人」,直觀地表達出了「劉」字的本義——殺戮。發展至金文階段,「劉」字的構形發生了很大變化——由原來的象形字變成了會意兼形聲字:上面是個「卯」,其本義是「胎兒與胎盤的分離」,可引申為」分開」、「撕裂」、「殺」等義,在此也表音;下面左半部分是「金」,本義是「金屬」,在此代表兵器或武器;下面右半部分是「手」,在此表示「用手拿」。三者結合,寓意「用手拿著兵器進行殺戮」,此即「劉」字的本義。小篆階段的「劉」字,有兩種寫法。第一種寫作「鐂」,為金形、留聲的形聲字,見於《說文解字》,後發展為「鎦金」之「鎦」;第二種寫作繁體的「劉」,脫胎於「劉」字的金文字形,但也有所變化——變成了左右結構:左邊是上「卯」下「金」的組合;右邊的「手」換成了「刀」,成為從卯、從金、從刀的會意字,意思更為明確。隸書、楷書中的「劉」字在第二種結構的基礎上繼續演變:「刀」改為「刂」。

五行屬金的16劃繁體字都有那幾些,16畫五行來屬「金」的字有:錛、餐、憯、穇、艙、糙、蹅、儕幨、閶 ...
左邊一個木字右邊一個童是什麼字一、左邊一個木字右邊一個童是橦字,拼音tóng、chuáng。二、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