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55
遼寧海城大悲寺實錄 大悲寺是'酉山八大處'中第四處。
在三山庵西北500米的密林深處,平坡山半山腰。始建於元代,原名隱寂寺。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在寺後建大悲閣。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改今名,乾隆六十年(1795年)重修。
寺東向,前後殿宇3進。 前殿中有十八羅漢塑像,形態生動,傳為元代著名雕塑家劉元之作,且塑像用檀香木摻細砂作胎而成,乃八大處雕塑中的精品。
正殿大雄寶殿供奉三世佛,殿後2株銀杏樹,干粗數國,高聳入雲,是800年前的古樹。 大悲寺歸來後的感想: 這次大悲寺之行是我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將會徹底改變我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軌跡。
我早就應該去親近大悲寺了。感觸太多,前兩天,我們公司委託設計公司做廣告,上有一句:「卓越品質,成就時尚生活」。
我一看就笑了,立即就想起大悲寺。在大悲寺,「最高建築」就是後山上那座小小的灰色的石條板砌成的二層樓房,是僧寶們的寮房。
以我們世間人的眼光來看,同「時尚生活」哪裡沾的上半點邊?可在我眼裡卻是那麼莊嚴,我肅然起敬 ! 還有我們常說的「生活品味」,呵呵,僧寶們身穿百衲衣,日中一食,身無分文。 。
可我看到的是真出家漢的尊嚴/骨氣和威儀 ! 不知怎麼的,回來後很多的事情我都會聯想到大悲寺和師父。
所以常心生慚愧。 也開始理解大鳥師兄為何以前常說:「我是個很慚愧的人」。
因為他經常親近大悲寺,親近師父,同僧寶們的高尚品德一比,當然是很慚愧很慚愧的了。 。
我們是應該多親近正法道場,親身體驗後會堅固我們的道心。
也堅定我們的信心,我以前曾失望過,但現在看到還有嚴格持戒,依法依律常年行頭陀的僧團在,正法還在 !!! 在大悲寺的宣傳欄上,我看到一句: 佛法是世間法,但卻是世間人所不願行的法。這句話深刻啊。
佛法讓我們世間人去除貪嗔痴,可世間人苦苦追求/執著的是什麼? 我們是凡夫,必須要通過嚴格持戒和實證親修來逐步洗去凡夫自身的污垢和煩惱,這是一種痛苦的剝離,才能逐步達到明心見性的境界,吃苦了苦就是這個道理。這是條很長很艱難的路。
可是世間大多數人卻不願意「吃苦」。 現在才明白為什麼大悲寺要求:聽話,幹活。
因為我們是凡夫,凡夫的一大特徵就是妄想多,妄念多。在大悲寺幹活,別自己胡思亂想, 老老實實的聽師父的話,用勞動的汗洗刷自身的污垢和煩惱,還有嚴格持戒, 沒有隨意的」方便,開緣」 , 呵呵,很多的道理自己會明白的。
我剛到大悲寺頭兩天,因為習性,還喜歡多一兩句話,很快的就改過來了。話少了,想法呀念頭呀也變的很少了。
卻體會到以前從沒有感受過的心的安詳和清凈。 從大悲寺回來後,這兩天不好的習氣又略有抬頭,自己已警覺起來了。
回來後,的確改變了許多,現在我有意識的去除以前的懶惰散漫的習氣,也變的愛勞動了。 我要多鍛煉, 在大悲寺其實***的活兒並不多。
我心裡很想多勞動的, 但胳膊和腿好痛喲! 看人家孫居士, 沈大夫和於居士, 她們都乾的比我多的活。 我要多鍛煉, 下次去大悲寺時才不會這樣 。
按照戒律:一切葯品,丸,散,膏,丹,皆屬開緣,不犯過午不食戒。
不論是 八關齋戒 五戒,還是日常法會,吃葯不犯戒。不會違背任何寺院規矩,這是佛制定的,不犯戒。
如果有人出來阻止,那麼,就說明1,這個人沒有學明白。2,你倆宿世惡緣。
經典記載,佛在世時也要吃葯,何況我們凡夫俗子。提婆制定的外道中,有一條是:不吃葯。
所以,有病不吃葯屬於外道。該吃葯吃葯,該修行修行。
吃葯療養身體,是為了更好的修行。 另外,專門戒律,如果你沒有受,建議不要看。
你可以看看 慧律法師,八關齋戒解釋,可以在文殊講堂影音專區下載。
海城大悲寺,坐落於遼寧省海城市毛祁鎮一山坳中,四面蜿蜒環山,山門前有放生水庫,環境清幽,為寂靜修行之處。寺院依傍山勢,建築初具規模,已建成山門、天王殿、七佛殿、大悲殿、葯師殿、藏經樓、法堂、禪堂、念佛堂、客堂、齋堂、雲水堂、僧寮等。寺院建築大體是以灰色調為主,青磚灰瓦,沒有絢麗的色彩,沉穩莊重,為修行而建,體現修行原則。

五行屬金的16劃繁體字都有那幾些,16畫五行來屬「金」的字有:錛、餐、憯、穇、艙、糙、蹅、儕幨、閶 ...
左邊一個木字右邊一個童是什麼字一、左邊一個木字右邊一個童是橦字,拼音tóng、chuáng。二、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