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55
劉完素又說:「夫一身之氣,皆隨四時五運六氣興 衰,而無相反矣,適其脈候,明可知也。」
進一步指出了人體隨四時的運氣變化而變化。劉完素在治療熱性病方面的完整理論和 對「五運六氣」的獨到見解,對後世中醫學的發展有著深刻影響,甚至對於溫病學派的 形成也有著至關重要的鋪墊作用。
劉完素綜合《內經》「人與天地相應」的理論,在王 冰五臟本氣認識的啟示下,指出在正常情況時,木主春,在六氣為風(溫),在人體為 肝;火主夏,在六氣為熱,在人體為心;土主長夏,在六氣為濕,在人體為脾;金主 秋,在六氣為燥(清),在人體為肺;水主冬,在六氣為寒,在人體為腎。 如果發生了 變化,則「肺本清,虛則溫;心本熱,虛則 寒;肝本溫,虛則清;脾本濕,虛則燥;腎 本寒,虛則熱。」
這樣,從臟腑的寒熱溫清燥濕之變化,根據其六氣屬性特點,就可以 了解其正常與失常了。提出「六氣皆從火化」的觀點。
他認 為風、濕、燥、寒諸氣在病理變化過程中, 皆能化生火熱,而火熱也往往是產生風、濕、燥、寒的原因。 治病,尤其是治療熱性 病的時候必須先明此理,才能處方用葯。
這就是著名的「六氣皆能化火」學說。
名醫劉完素所著的《內經》主要記載了1。
五運六氣病機學說;2。六氣化火說;3。
亢害承製論;4。火熱病證治;5。
雜病治療經 驗;6。三消學說。
運用五運六氣的方法來看病。他認為沒 有一成不變的氣運,也就沒有一成不變的疾 病,提出五運六氣病機治療思想。
他對《素問六節藏象論》「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一句,十 分贊賞。認為「人身之氣,皆隨四時五運六 氣興衰,而無相反矣」(《素問玄機原病式熱類》)。
所以,他其《氣宜論》中, 非常詳細地論述了運氣學說病機之所重,治法之所在,六氣之所宜。 他說:「治病必明 六氣分治,五味五色所主,五臟所宜,五行之運行數,六氣之臨御化,然後明陰陽三才 之數,故數之可數者,人中之陰陽也,然所合之數可得也。
夫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 可萬,故於天地陰陽者,不以數推,以象之謂也……是以將前三數與天象俱明,始終之 六氣,所司之髙下,在泉淺深之勝復,左右之間氣同與不同,三紀太過不及之理,故可 分天地之化產,民病之所宜矣……是以六氣上司九宮,中司九元,下司九宣,三數倶 明,各分主客,勝復淫治,克伐主病,歲物氣味之厚薄,故經所謂氣味有厚薄,性用有 躁靜,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淺深。 故少陽在泉,寒毒不生。
太陽有泉,熱毒不生。少陰 在泉,寒毒不生。
太陰在泉,燥毒不生。故其氣專,其味正。
此所謂天化地產,故天地 氣合,氣合則六節分而萬物化生矣。經所謂謹候氣宜,無失病機。
病機者,寒暑燥濕 風,金木水火土,萬病悉自此而生矣。故謹察病機之本,得治之要者,乃能愈疾。
亦常 有不明六氣五行之所宜,氣味厚薄三所用,人身為病之所由,而能必獲其效者鮮矣哉。「這段話不僅說明了運氣學說病機之所重及 治法所在,六氣之所宜,也表明了他認為不 識五運六氣對於醫治很不利,五運六氣決定著治療的成敗的觀點。
並說:「所謂四時天 氣者,皆隨運氣之興衰也。 然歲中五運氣之氣者,風暑燥濕寒,各主七十三日五刻, 合為期歲也。
歲中六部之主位者,自大寒至春分屬木,故溫和而多風也;春分至小滿屬 君火,故暄暖也;大滿至大暑屬相火,故炎熱也;大暑至秋分屬土,故鄉濕陰雲雨也; 秋分至小雪屬金,故涼而物燥也;小雪至大寒屬水,故寒冷也。 」這里明確指出了五運 乃一年之五季,六氣乃一歲之六部。
劉完素 生活的時代熱性病頗為流行,而且當時的醫者又固守和劑局方不知變通,濫用辛燥溫熱 之葯,在治療上很難收效。因此他提出了六氣化火的理論,基於主火論思想的主導,劉 無素在治療上善用寒涼之劑,創造了一整套治療方法,把外感火熱病證分為表證、里證 和表裡同病,治療上分別採用發汗解表、下法和表裡雙解等方法。
他所創方劑涼隔散、防風通聖散、天水散、雙解散等,都是效驗頗佳的著名方劑,至今仍被廣泛應用著。根 據這一理論,他提出中風一病乃由內而生,並非外中風邪,而是陽盛陰虛、心火暴盛、腎水虛哀的病機所產生的。
其病因多是情志失和、五志化火所致。他的這些論點,糾正 了前人以外風論中風的謬誤之說,是對中風病機學說的發展。
在治療方面,劉氏主張用寒涼之葯除鬱熱、開結滯、散風壅、通氣 血。或用三一承氣湯通腑泄熱以瀉心火之暴 盛,或用靈寶丹(硫黃、自然銅、雄黃、光明砂、磁石、紫石英、陽起石、長理石、虎脛骨、膃肭齊、龍腦、麝香、牛黃、龍 齒、鍾乳、天麻、遠志、仙靈脾、巴戟、烏 蛇、苦參、肉桂、鹿茸、木香、肉豆蔻、延 胡索、胡桐律、半夏、當歸、生地黃汁、童 便、無灰酒、皂莢仁、犀角)、至寶丹(生 犀角、生玳瑁、珀琥、硃砂、雄黃、金箔、銀箔、龍腦、麝香、牛黃、安息香)等以清 心火、開心竅、安心神等,至今仍有臨床實 際意義。
雖然,劉氏提出中風的內風論,治 療方法尚不十分完善,但對後世還是頗有啟 發的。
劉完素(公元1110-1200)金時河北省河間縣人,人稱劉河間。劉氏提出「降火益水說」。主張六氣(風、寒、暑、濕、燥、火)皆從火化。認為病因以火熱為多,提倡火熱學說。提出的治療原則是:降心火,益腎水。用葯多屬寒涼,故人稱他為「寒涼派」。他的代表著作有《素部玄機原病式》。
完素論治中風主火
有關中風的記載,始於《內經》,但於唐宋以前,主要以"外風"立論,迨至金劉完素始,才突出以"內風"立論,力主「心火暴甚,水不制火」,別開中風病機之生面。
劉完素的學術思想的核心點就是"主火論"。認為不僅六淫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化火,而且五志過激也能化熱生火。他論治中風正是基於這一觀點而予以闡發的。他說:"所以中風癱瘓者,非謂肝木之風實甚而卒中之也,亦非外中於風爾。由於將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腎水虛衰不能制之,則陰虛陽實而熱氣怫鬱,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無所知也。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過極而卒中者"(《素問玄機原病式*火類》)。完素認為中風既不是外風之中傷,亦非肝臟有實邪,而是由於將息失宜,情志過激所導致。其基本病機則是臟腑陰陽失調和體內氣血津液運行異常而引起的一種綜合性病理反應,即心火暴甚,腎水虛衰,水不制火,陰虛陽實。完素還進一步認識到中風發病有一定的時效性,發病前必有先兆之徵。他說:"中風者,俱有先兆之證。凡人如覺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動者,三年內必有大風之至"(《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風論》)。正由於中風病機的本質是心火暴甚,腎水虛衰,水不制火,火化內風,因此中風往往表現出"風"性主動,善行數變的特點,發病前常有眩暈欲仆,發作間半身麻木,一過性偏身癱軟等先兆症狀。
完素還進一步指出,由於中風起病緩急不同,病情輕重不一,則有中腑與中臟之分。他說:「其中腑者,面加五色,有表證,脈浮而惡風惡寒,拘急不仁,或中身之後,或中身之前,或中身之側,皆曰中腑也,其治多易。中臟者,唇吻不收,舌不轉而失音,鼻不聞香臭,耳聾而眼瞀,大小便秘結,皆曰中臟也」(《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風論》)。完素治療中風立足於中風乃心火暴甚,腎水虛衰,陰虛陽實的病機特點,著眼於祛火與滋水兩個方面。中腑者先以加減續命湯,中臟者以三化湯通其滯。若陽熱郁結,強攻至陰氣暴絕者,至寶丹、靈寶丹最為妙葯。對於中風後遺症的治療,完素則強調治其本,擅用自創的地黃飲子補益腎精,以使火歸水中,療效甚佳,目前仍被臨床醫家廣為應用。
金元時期崛起的河間學派,是我國醫學史上一個成就卓越、貢獻突出、影響深遠的重要醫學流派,這一學派之中以劉完素、張子和、朱丹溪為代表的眾多著名醫家不僅對火熱病證的病機與治療進行了深刻的探討,創立了「火熱學說」,對明清溫病學派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而且對內傷雜病也有獨到而深刻的論述,積累了豐富的辨治經驗。
我國最早的病因學說是醫和提出的「六氣致病說」。據《左傳》記載:公元541年,秦國名醫醫和(公元前六世紀)為晉平公診病,他認為晦淫過度可以使人發生內熱盅惑之疾,而不是鬼神降災。
他明確提出了六氣致病的理論,指出:「……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征為五聲。淫生六疾。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
這說明:第一,四時、五節、六氣等變化已被看作重要病因;第二,五味、五聲、五色等醫學概念已初形成;第三,五行學說已經實際應用於醫學;第四,六淫為病的觀點,是後世病因學說的發源
我說大哥,你應該是打錯了一個字,你說的應該是劉完素,具體的解釋為你奉上,請你參考!
1:簡介:
劉完素,字守真,河間(今河北省河間縣)人,故後世又稱其為劉河間。大約生活在北宋末年至金朝建立初期,即宋徽宗大觀四年(公元1110年)至金章宗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之間,是金元時期的著名醫家,為後世所稱金元四大家中的第一位醫家。著有《素問玄機原病式》、《宣明論方》、《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三消論》等。
2:職業生涯:
劉完素,幼時聰慧好學,尤其好讀醫書。在醫書中,他對《素問》一書情有獨鍾,朝夕研讀,愛不釋手,幾乎達到廢寢忘食的程度。經過數年後,對《素問》的研讀有了很多心得和體會,並據此撰寫了許多醫書發行於世。
金代的章宗皇帝曾三次徵召他去朝庭作官,但他三辭不就。章宗愛其淳素,特賜號為「高尚先生」。在其死後,家鄉人民在其故里為其建立了祠堂和墓碑,以示紀念。據說現在河北的河間市劉完素的故里,還留有這些遺跡。
追隨劉完素,拜其為師者甚眾,較為有名的有荊山浮屠、馬宗素、穆子昭、鎦洪、葛雍、董系和張從正等。這些醫家史書上都有記載而且對後世都有一定影響。尤其董系,當時名聞遐邇,經他治療好的病人可數以萬計,並受到安國軍節度使程道濟的推崇。後來成為金元大家之一,攻邪派的鼻祖張從正,也是劉完素的弟子。同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為滋陰派的開山,則是劉完素的第三代登門弟子,可謂徒重孫了。金元大家除李杲外,多為劉完素的門人,可見其地位之高,影響之大。
3:著作!
劉完素,字守真,自號通玄處士,又號宗真子,金代章宗賜予「高尚先生」之稱。河間(今河北省河間縣)人,故後世又稱其為劉河間。大約生活在北宋末年至金朝建立初期,
即宋徽宗大觀四年(公元1110年)至金章宗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之間,是金元時期的著名醫家,為後世所稱金元四大家中的第一位醫家。
劉完素所處時代正值戰亂頻繁,疫病流行,再加上宋代陳師文等奉旨編撰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後世簡稱《和劑局方》)在當時十分盛行,而其方葯偏於溫燥,致使熱性病治之罔效,這就為劉氏創立新說提供了大量的實踐機會。通過大量臨床實踐的探索和理論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學術觀點。創立了六氣化火之說,治療疾病善於藥用寒涼之品,一改宋代濫用溫燥葯物之偏弊,自成一家之言。著有《素問玄機原病式》、《宣明論方》、《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三消論》等。
五行屬金的16劃繁體字都有那幾些,16畫五行來屬「金」的字有:錛、餐、憯、穇、艙、糙、蹅、儕幨、閶 ...
左邊一個木字右邊一個童是什麼字一、左邊一個木字右邊一個童是橦字,拼音tóng、chuáng。二、釋 ...